期刊简介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中医药科研、临床、生产、管理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介绍中医药学领域有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现主要栏目有:“专题论坛”“国外传统医学”“论著”“短篇论著”“综述”,此外还不定期设有“国外药政法规”栏目。报道内容涉及中医药动态、临床与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标准研究、临床报道、专家经验、思路与方法、综述等。电话:010-6408957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98/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98/R

邮发代号: 2-6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0年在《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8/R
  • 国内刊号:11-53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0年在《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第6期文章
  • 从脾胃论治妇科病的经验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辨证多见虚实夹杂。脾胃为后天之本,调养脾胃贯穿妇科疾病辨证论治的始终。赵瑞华老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主任、硕博导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及教学30余年,擅长治疗妇科疑难杂病。赵老师临证谨守病机,强调辨证论治,重视脾胃在妇科疾病中的作用。笔者有幸侍诊受益颇多,现将赵老师从脾胃论治妇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田田;赵瑞华 刊期: 2016- 06

  • 名老中医陈宝贵治疗外感表证的经验举隅

    全国名老中医陈宝贵教授,从医半世纪以来,孜孜以求,辛勤耕耘,蜚声国内,誉满杏林。陈老师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对于学生更是认真教诲、启悟后学,有循循善诱之德。笔者侍诊,受言传身教,于医术所得倒为其次,其人格魅力、不懈进取之精神,令笔者敬佩不已。现就陈老师辨治外感病所得总结如下。......

    作者:刘春香;于洁 刊期: 2016- 06

  • 从中药保护现状看我国的中药知识产权制度

    利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青蒿素专利被国外抢注为案例分析我国中药品种和专利保护现状及不足,以“天士力”构建海外专利网为成功案例,为中药企业提供经验借鉴。我国中药知识产权起步较晚,传统中药知识很难被现代的知识产权制度全面保护,中医药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我国的中药知识产权制度有待完善。......

    作者:何京;王磊;田侃;沈爱玲 刊期: 2016- 06

  • 现代研究对中医“胃气”的认识

    “胃气”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本文对近年来“胃气”的现代研究情况进行归纳,主要围绕“胃气”与血流动力、免疫功能、胃肠机能(胃肠物质、胃肠动力、胃肠营养)三方面进行阐述,以达到更好地认识胃气、重视胃气、顾护胃气的目的。......

    作者:吴凡伟;周仙仕;陈敏;熊倩 刊期: 2016- 06

  • 美国膳食补充剂管理案例分析及启示

    2015年10月,俄勒冈州政府起诉美国某知名膳食补充剂经销商涉嫌销售含非法添加成分的膳食补充剂。该事件暴露出美国对于膳食补充剂原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引发了各利益相关方对于FDA与州政府在监管职责及执法程序等方面的关注与讨论。通过对该事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加强保健食品及原料监管的政策性建议,希望为相关部门及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者:赵洪静;宛超;张李伟;张晓娜 刊期: 2016- 06

  • 接种疫苗安全吗?

    预防接种的服务对象是健康人群,其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WHO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以确保其不对接种者造成危害。此外,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执行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作者: 刊期: 2016- 06

  • 我国预防接种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预防接种工作是卫生事业成效为显著、影响为广泛的工作之一,也是各国预防控制传染病主要的手段。通过预防接种,全球已经成功消灭了天花;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阻断了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野病毒传播;全球因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麻疹导致的发病、致残与死亡也显著下降。......

    作者: 刊期: 2016- 06

  • 我国的疫苗如何分类?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将疫苗分为两类。第1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2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作者: 刊期: 2016- 06

  • 为什么国家要下那么大的力气推进预防接种工作?

    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远远小于不开展预防接种而造成的传染病传播风险。实施免疫规划前,我国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非常高。自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通过接种疫苗,减少大量儿童因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避免成千上万名儿童的死亡。......

    作者: 刊期: 2016- 06

  • 我国有关预防接种的法律制度有哪些?

    为了保障预防接种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目前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管理的法律制度依据有《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等。《条例》对疫苗流通、疫苗接种、保障措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确定了政府对预防接种工作的保障机制,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医疗卫......

    作者: 刊期: 201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