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中医药科研、临床、生产、管理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介绍中医药学领域有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现主要栏目有:“专题论坛”“国外传统医学”“论著”“短篇论著”“综述”,此外还不定期设有“国外药政法规”栏目。报道内容涉及中医药动态、临床与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标准研究、临床报道、专家经验、思路与方法、综述等。电话:010-6408957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98/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98/R

邮发代号: 2-6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0年在《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8/R
  • 国内刊号:11-53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0年在《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7年第3期文章
  • 大黄肝豆汤联合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用青霉胺(PCA),中西医结合组在PCA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大黄肝豆汤,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病情轻重分级等变化,检测24h尿铜含量.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和65%(x2=5.6314,P<0.05);24h尿铜含量显著增高(......

    作者:张红博 刊期: 2007- 03

  • 活血消癥胶囊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异位内膜VEGF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消癥胶囊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清CA125的影响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Bcl-2蛋白(Bcl-2)在动物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外科手术诱导法建立子宫腺肌病大鼠模型,第8周腹腔静脉取血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血清CA125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Bcl-2在大鼠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活血消癥胶囊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清CA12......

    作者:叶青;高进军;王红新 刊期: 2007- 03

  • 芪莲茅根汤含药血清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目的利用cDNA基因表达谱芯片观察芪茅莲根汤含药血清干预后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谱变化,探讨其在凋亡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体系,用Trizol一步法、抽提法分别从正常对照组、含药血清组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抽提mRNA,经逆转录后合成荧光分子(Cy3/Cy5)标记的cDNA探针,与含有11260个cDNA基因的......

    作者:刘建华;曾金雄;兰凤华;杨家辉 刊期: 2007- 03

  •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研究及中医药治疗概述

    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如何稳定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成为现代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热点.中药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全方位治疗疾病且不良反应轻的特点,在稳定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

    作者:梁芳;霍清萍 刊期: 2007- 03

  • 中药对Ⅱ相酶的诱导及预防肿瘤的作用机理

    根据Ⅱ相代谢酶的调控机理,中药可诱导的Ⅱ相酶主要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麦冬、枸杞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黄芪)、谷胱甘肽还原酶(虎杖、陈皮)、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茵陈、大黄)和醌氧化还原酶.其机理可能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作者:祝娉婷;李湘鸣;卜平 刊期: 2007- 03

  • 地黄的药理作用实验研究进展

    地黄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实验药理研究发现,地黄具有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机体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可间接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对免疫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抗氧化作用、神经保护作用,能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肾衰大鼠的肾功能,调节骨吸收.......

    作者:蔡晶 刊期: 2007- 03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研究概况

    对近年来中西医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提示非手术治疗对多数患者减轻症状仍为有效的方法,外科手术治疗时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减压、融合、内固定要因人而异.本文对腰椎管狭窄症的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的优势与不足进行了客观分析.......

    作者:党卫;王云 刊期: 2007- 03

  • 中西医学对心身疾病的不同认识

    本文着重从内涵与外延、致病因素与发病机理、临床诊疗三部分阐述中西医学对心身疾病的不同认识,并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了解到中西医学在心身疾病方面各有特点,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同时,二者的比较对更充分的认识中西医学也有很大裨益.......

    作者:张明雪;刘宁 刊期: 2007- 03

  • 中医院校有机化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研究

    设计性实验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在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研究,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沙玫;张淑玲;徐伟 刊期: 2007- 03

  • 中药不合理联合使用调查与分析

    调查了郑州市中医院两个月门诊患者处方中中药联合使用的情况.结果发现:①中成药与中成药联合使用占中成药处方的39.5%,中草药与中成药联合使用占中草药处方的9.58%;②中草药与中成药联用时重复用药占总样本的69.8%,中成药之间占40%以上;③联合用药中,十八反药物一起使用的情况,中成药与中成药联用占0.58%,中成药之间联用占0.47%④联合用药中,十九畏药物一起使用的情况,中草药与中成药联用占......

    作者:陈忠东;朱瑄 刊期: 200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