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中医药科研、临床、生产、管理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介绍中医药学领域有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现主要栏目有:“专题论坛”“国外传统医学”“论著”“短篇论著”“综述”,此外还不定期设有“国外药政法规”栏目。报道内容涉及中医药动态、临床与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标准研究、临床报道、专家经验、思路与方法、综述等。电话:010-6408957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98/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98/R

邮发代号: 2-6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0年在《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8/R
  • 国内刊号:11-53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0年在《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0年第4期文章
  • 黄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代谢研究进展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黄芩所含特征性成分的代谢研究现状,表明肠道菌群在黄芩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进步研究黄芩的自身生物利用度及代谢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罗立宇;刘洋;石任兵;姜艳艳;方敏;韩一方 刊期: 2010- 04

  • 化瘀止痛法外用对骨癌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化瘀止痛法外用对骨痛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方法SD大鼠左后肢胫骨内接种MRMT-1细胞,制成骨转移癌疼痛模型,给予外用化瘀止痛方药治疗.观察大鼠痛行为学改变,包括yonFrey纤维刺激的50%缩足阈(50%PWT)、热刺激缩足潜伏期(TWL).对背根神经节标本用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相对于模型组,中药治疗组50%PWT明显延长,TWL延长.病理形态学显示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结构改变......

    作者:邓博;贾立群;高福云;潘琳 刊期: 2010- 04

  • 糖痹康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糖痹康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nipheralneuropathy,DPN)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STZ55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弥可保组,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各组每周测1次体重,8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血糖(Glu)、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

    作者:王佳;刘铜华 刊期: 2010- 04

  • 扶正理气合剂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扶正理气合剂对洒精性肝纤维化的预防机制和效果.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丹参组和扶正理气合剂组.以乙醇灌胃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复方丹参组造模同时给予复方丹参灌胃,扶正理气合剂组造模同时给予扶正理气合剂灌胃,共16周.16周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标本,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①模型组多......

    作者:孙屹峰 刊期: 2010- 04

  • 自拟调更汤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两则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男性体内激素水平、生化环境、心理状态由盛至衰为基础出现的身心异常.笔者以自拟调更汤(生地黄、生龙骨、生牡蛎各20g,山茱萸、麦冬、太子参、银柴胡、酸枣仁、甘草各12g,醋白芍、淫阳藿、茯神、菟丝子、补骨脂各15g,)加减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获效[1].用于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同样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毅;孟凡红 刊期: 2010- 04

  •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23例

    中医认为,水肿多因感受外邪、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使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气化不利,导致体内水液潴留,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病证.特发性水肿因无明确病因,西医多采用利尿剂对症处理,但疗效短暂且易引起不良反应.陈永厚主任医师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作者单位:430014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台北分院......

    作者:刘练;陈永厚 刊期: 2010- 04

  • 赵瑞华治疗崩漏的经验

    赵瑞华老师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安门妇科主任医师,其从事中医妇科临床二十六载,在治疗崩漏方面有独到的经验.笔者有幸师从赵老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杜传清 刊期: 2010- 04

  • 中药熏蒸内服治疗变应性鼻炎50例的疗效观察

    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是由变应原激发、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慢性病,其主要症状有流涕、鼻塞、鼻痒和喷嚏.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及熏蒸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志;冯焕敏;岳文江 刊期: 2010- 04

  • 疑难病案三例辨治析

    笔者多年来一直在疑杂病专家诊室应诊,常接诊一些诊断不明确,中西医久治不愈,对康复已失去信心的疑难杂病,诊治这些对医生已无信任感的患者颇废心神,然若能仔细诊察,找出病因,理法方药正确,药到病除时,顿有大彻大悟之感.兹通过以下3个病例介绍笔者对部分难杂病的辨证论治思路.......

    作者:区显维 刊期: 2010- 04

  • 张学文从瘀论治眩晕经验探析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医家多从痰、从虚、从肝风论治.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从医五十余载,认为眩晕是多种病机兼夹出现,并以夹瘀居多,因瘀血不去,新血难生,且瘀阻脉道,致清窍失养而引起眩晕.现介绍典型病案如下.......

    作者:周海哲;李军 刊期: 201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