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中医药科研、临床、生产、管理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介绍中医药学领域有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现主要栏目有:“专题论坛”“国外传统医学”“论著”“短篇论著”“综述”,此外还不定期设有“国外药政法规”栏目。报道内容涉及中医药动态、临床与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标准研究、临床报道、专家经验、思路与方法、综述等。电话:010-64089579。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98/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98/R

邮发代号: 2-6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0年在《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8/R
  • 国内刊号:11-539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0年在《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年第4期文章
  • 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体征、血液流变学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扩冠、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解毒汤,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血液流变学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血液流变学以及Hcy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

    作者:丁树根;李忠志;谢强龙;胡业彬 刊期: 2008- 04

  • 扶正理气合剂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扶正理气合剂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断为抗结核药物性肝炎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扶正理气合剂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扶正理气合剂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炎的症状,恢复肝功能.......

    作者:张超贤;秦咏梅;郭宝瑞 刊期: 2008- 04

  • 中西药联用治疗心绞痛10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治疗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8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将10mg硝酸甘油加入48ml生理盐水中8h内静脉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250ml的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给药10dt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患者症状检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4%和......

    作者:刘伦翠;丛军兹;卢林;许秀萍 刊期: 2008- 04

  • 针刺百会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设针刺百会治疗组与西药治疗对照观察.结果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34.92%,对照组痊愈率17.4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百会治疗颈性眩晕是一种易接受、疗程短、无副作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玉辉 刊期: 2008- 04

  • 中西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运用附子理中汤加味口服:对照组口服思密达和整肠生;中重犁均加静脉补液.3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50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28例、好转32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肯定.操作简单......

    作者:莫明华 刊期: 2008- 04

  • 中药灌肠、针刺、微波三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针刺、微波三法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结果.方法按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对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灌肠、针刺、微波三联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口服中成药妇炎康胶囊法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两组经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药灌肠,针刺、微波联合应用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江淑红;郑常君;于法敖 刊期: 2008- 04

  • 黄芪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芪的主要成分为黄芪皂苷、黄芪多糖、氨基丁酸、钙和微量元素(硒、锰、铁、锌、铜)等,具有保护心肾、双向调节血糖及血压、抗肿瘤、抗缺氧、抗氧化、抗衰老及增加免疫等作用.本文就黄芪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何昇林;向刚 刊期: 2008- 04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疗效显著.......

    作者:丰明生 刊期: 2008- 04

  • 黄芩的药理研究进展

    对近几年来国内学术期刊中有关黄芩文献进行检索,综述天然植物黄芩中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黄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主要作用是抗微生物、抗炎、抗肿瘤等,但对黄芩部分有效成分和方剂的研究,还缺乏作用环节或作用机制方面的深入探讨,应用中药理论对黄芩中的不同有效成分、黄芩方剂和药理药效作进一步的研究的同时,有必要利用人类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成果,通过生物芯片、生物色谱等现代技术,将筛选出的有效成分或......

    作者:齐蕴清 刊期: 2008- 04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概述

    慢性盆腔疼痛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指持续六个月或以上,且不完全与月经周期及性交有关的盆腔疼痛.在育龄妯女的发病率为3.8%.慢性盆腔疼痛在临床上常见,难处理且易复发,严重影响妇女的工作及性生活质量.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疼痛有着很好的效果.......

    作者:卢永霞 刊期: 200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