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期刊简介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中医药科研、临床、生产、管理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介绍中医药学领域有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现主要栏目有:“专题论坛”“国外传统医学”“论著”“短篇论著”“综述”,此外还不定期设有“国外药政法规”栏目。报道内容涉及中医药动态、临床与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标准研究、临床报道、专家经验、思路与方法、综述等。电话:010-64089579。

四君子汤:温和补气的“养生小分队”

时间:2025-05-23 11:53:35

今天让我们用口语化的方式聊聊这个经典的“四君子汤”。想象一下,你最近总感觉身体软绵绵的,吃不下饭,说话都没力气,照镜子发现脸色发黄——这时候老中医可能会端出这个方子,说它就像四个性格温和的“养生小分队”,专治各种“虚得慌”。

药材界的四大天王

这汤里的四位“君子”可都是大牌选手:人参是队长,专攻补气;白术像后勤部长,负责健脾;茯苓像勤快的清洁工,把体内多余的水湿排出去;甘草则是团队里的协调员,负责让其他药材好好配合。特别有意思的是,宋代人起名很有诗意,觉得这四味药补得温和不霸道,跟谦谦君子的气质特别搭,才有了这个文绉绉的名字。

专治各种“没力气”

现在年轻人常说的“丧”,在中医里可能就是“脾胃气虚”。具体表现可太典型了:吃饭像吃猫食,一碗饭扒拉半天;爬个三楼喘得像跑完马拉松;开会发言声音小得同事得竖耳朵听;上厕所时大便总不成形,黏马桶冲都冲不干净。最明显的是脸色——别人是白里透红,这类人却是像被漂白水泡过的秋叶,透着股蔫蔫的黄气。

古方能治现代病

别看这方子有千年历史,在现代照样能打。胃肠科医生发现它能给罢工的胃肠“上发条”——慢性胃炎患者喝了,胃胀能减轻;肠易激综合征的人服用后,那种一紧张就拉肚子的毛病会好转;连化疗后吃不下饭的肿瘤患者,用它都能开开胃。更神奇的是,现代研究还发现这汤能促进造血,简直像是给身体开了个“气血银行”。

三类人特别需要它

办公室里的“咖啡续命族”算头号适用人群——天天外卖配熬夜,脾胃早被折腾得奄奄一息。刚生完宝宝的妈妈们也合适,产后气血两虚时喝这个比猛灌鸡汤管用多了。还有大病初愈的患者,喝它就像请了四个康复教练,能慢慢把透支的元气补回来。不过要注意,那种舌苔黄腻、满脸油光的湿热体质可不适合,这就好比给发霉的屋子送暖气,越补越糟糕。

喝汤也要讲门道

现在药房能买到现成的颗粒剂,但老中医还是推荐用砂锅慢慢熬。煮的时候能闻到人参的甘香混着茯苓的草木气息,喝起来带点回甘。要是嫌药味重,可以加两颗红枣——但千万别自作主张加阿胶之类滋腻的东西,不然脾胃这个“快递站”又要堵车了。通常喝两周就能感觉吃饭香了,但要是喝了三天没反应,别急着加量,可能你根本不是“气虚型选手”。

下次见到家里老人把四君子汤当保健茶喝也别奇怪,这方子就像个温和的养生管家,帮现代人把透支的脾胃功能慢慢调回来。不过要记住,再好的方子也不能当水喝,找准自己的体质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