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中医药科研、临床、生产、管理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介绍中医药学领域有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现主要栏目有:“专题论坛”“国外传统医学”“论著”“短篇论著”“综述”,此外还不定期设有“国外药政法规”栏目。报道内容涉及中医药动态、临床与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标准研究、临床报道、专家经验、思路与方法、综述等。电话:010-64089579。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版部门: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1-5398/R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398/R
邮发代号: 2-61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7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1990年在《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参考资料(中医中药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研究分册);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8/R
- 国内刊号:11-5398/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1990年在《国外医学》系列第一次质量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中医药科研、临床、生产、管理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介绍中医药学领域有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现主要栏目有:“专题论坛”“国外传统医学”“论著”“短篇论著”“综述”,此外还不定期设有“国外药政法规”栏目。报道内容涉及中医药动态、临床与实验研究、流行病学调查、质量标准研究、临床报道、专家经验、思路与方法、综述等。电话:010-64089579。
1 文题
应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地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 作者署名与单位
①作者姓名在文题下顺序排列,通信作者应注明Email地址与联系电话。在英文摘要中,中国作者的姓名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汉族作者姓名姓在前,复姓连写,首字母大写;名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间不加连字符;名不缩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对于复姓或双名的汉语拼音音节界限易混淆者,应加隔音号“’”。少数民族作者姓名按照民族习俗,用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分连次序依民族习惯。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作者姓名的书写方式尊重其传统习惯。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英文摘要中作者与单位著录项目应与中文一致,并应在邮政编码后加注国名。②作者单位可写在作者姓名下,应注明全称,包括所在省(自治区)、城市(县)名和邮政编码。
3 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或地市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左下方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顺序列出。
4 摘要
论著类文稿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分别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小标题。摘要中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使用汉语拼音,姓氏仅首写字母大写,名字间不加分隔符号)、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以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第一作者的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通信作者需注明Email地址,若与第一作者工作单位不同时,需列出工作单位名称。
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an,Liu Ho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但为了对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详。
5 关键词
论著类稿件需标引3~8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的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 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http://tcmesh.org)中选取。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各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
6 统计学方法
6.1 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
6.2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6.3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6.4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6.5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应写明所用统计学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1,χ2=4.682,F=6.793);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时,一般情况下选用P>0.05、P<0.05和P<0.01表达方式,无需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 1。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95% CI)。
7 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
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本刊默认的缩略语可不加注释直接使用(每期均刊出可直接使用的缩略语)。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4个及4个以内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8 图表
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图表中的注释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相应项目的右上角用a、b、c 等表示。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
9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不宜采用ng/kg-1·min-1的形式。在首次出现不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处用括号加注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下文再出现时只列法定计量单位。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单位使用mmHg或cmH2O,但文中首次出现时用括号加注(1 mmHg=0.133 kPa或1 cmH2O=0.098 kPa)。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母,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10 数字
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4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71,329.476,56”应写成“71 329.476 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
11 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执行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与原文核对无误。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对电子文献是必选著录项目,其他文献可选择标注。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 (http://www. 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对于有DOI号编码的文献,需在文献末尾著录DOI号。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发文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总被引频次
-
八味沉香散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八味沉香散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SD大鼠90只,按体重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6组各15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此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尼莫地平组(10.0mg/kg)、八味沉香散高剂量组(20.4g/kg)、八味沉香散中剂量组(10.2g/kg)、八味沉香散低剂量组(5.6g/kg).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MCAO模型,观察八味沉香散不同剂量组对......
作者:陆小元 刊期: 2011- 11
-
从“治未病”思想论心脑血管病的家庭护理
“治未病”是《内经》创立与阐发的重要学术思想和理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8?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其后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日渐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内容和特色之一,直至今天仍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将《内经》中“治未病”的理论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大有裨益.......
作者:秦美玲 刊期: 2012- 10
-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调查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体质类型人群该病的发病趋势,并为后续针对该病高发体质类型的人群的中医药防治方案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对健康对照组518、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组525例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识,比较健康人群和高尿酸血症人群的体质类型分布差异,分析高尿酸血症的高发体质类型.结果高尿酸血症人群的体质类型比重高的三种体......
作者:张海艇;沈维增;孙莺;谢峥伟 刊期: 2013- 07
-
418蔓马缨丹叶中的黄酮类及其构效关系
......
作者: 刊期: 2003- 06
-
174 独活寄生丸对慢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
......
作者: 刊期: 2004- 03
-
从石棉县体质分布状况谈因地制宜
目的:探讨石棉县与成都市人口在体质构成比上的差异。方法选取石棉县中医院门诊亚健康调理患者200例、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门诊亚健康调理患者200例,分别根据临床症状、舌象、脉象进行体质辨识,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成都市人口平和质、气虚质的比例分别为33.0%、20.0%,显著高于石棉县人口(二者比例分别为4.0%、6.0%);而石棉县痰湿质、瘀血质的比例(43.5%、13.0%)显著高于成都市人口......
作者:文秀华;王飞 刊期: 2014- 07
-
从厚叶软珊瑚中分离的西松烷二萜及其抗炎活性
作者从厚叶软珊瑚中分离得到9种西松烷二萜,其中包含4种新的化合物crassumolsD-G(1-4),并评估了其抗炎活性。冷冻干燥的厚叶软珊瑚体(1.0kg)粉碎,用热甲醇提取3次,所得溶液经过滤、混合、浓缩,得到褐色粘稠状残留物提取物(75.0g)。将提取物悬浮于水中,用正己烷、二氯甲烷分配层析,合并正己烷提取液,浓缩,得到正己烷提取物(36.2g)。正己烷提取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用乙酸乙酯/正......
作者:高越(摘译);郗砚彬(校) 刊期: 2014- 04
-
从运气学说浅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肾为主的辨证论治
运气学说即五运六气学说,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结合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揭示疾病发生、转归与气候变化规律的学说.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的简称,六气指风、寒、热、湿、燥、火六种气候特征.......
作者:李林;刘宝文 刊期: 2011- 04
-
电针加康复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观察
目前,国外对中风后失语症主要从临床诊断,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康复治疗方面进行研究.而国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语言康复机制、利用汉语特点的康复设计、计算机辅助康复及个体化的康复设计等方面.......
作者:赵宇辉;孙忠人;焦建凯;钟建兵;李海宁;张殿全 刊期: 2011- 05
-
推拿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一则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clubfoot,CCF)是常见的小儿先天性足部畸形,表现为前足内收、中足高弓、跟骨内翻和踝关节马蹄,治疗不及时可致终身残疾.我国CCF发生率为5.12/104,男性(5.31/104)高于女性(4.73/104),双足发病率高于单足,右足高于左足[1].CCF分为柔软型与僵硬型,僵硬型患足呈曲棍状畸形,活动受限,治疗难度大于柔软型.推拿疗法具有无创、舒适、廉......
作者:韩雅欣;梁安琦;张善禹;刘步平 刊期: 2018- 11
动态资讯More >
- 1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 2 《难经》腧穴配伍方法探析
- 3 314 香菇菌丝体提取物的毒理学研究
- 4 146 猪苓的抗醛甾酮利尿作用成分
- 5 自拟方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 6 286 和尚菜中的乙炔和单萜糖苷
- 7 甘遂配伍禁忌的应用
- 8 287白芷中的呋喃香豆素抑制前列腺素E2的产生
- 9 雷氏芳香化浊法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 10 生血汤加减联合放疗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的影响
- 11 263中国产麻黄属植物的研究(3):四川省产麻黄属植物中的生物碱
- 12 173 芫花及十枣汤的药理作用
- 13 茵陈退黄汤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疗效观察
- 14 地黄的药理作用实验研究进展
- 15 109 豆茶决明提取物对CHO-K1细胞系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对丝裂霉素C诱导染色体畸变的抑制作用
- 16 应用经方治验二则
- 17 中药注射剂致重要器官药源性疾病的文献分析
- 18 大柴胡汤灌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
- 19 综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女贞子药材及饮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